新闻动态

天津大学胡文平-纪德洋教授团队《Matter》:环境友好和可降解的有机神经形态视觉传感器
首页 > 新闻动态 > 技术专利
来源:开云全站app    发布时间:2024-06-16 10:50:04

  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然而,由于电子科技类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电子垃圾增加的速度不可以小看,这将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面对这一棘手的问题,瞬态电子器件为消除环境中日益严重的“电子污染”问题提供了一种清洁无污染的途径。因此,被认为是构筑可持续未来所需的下一代电子器件的候选者。在这类器件中,由于可降解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s)在显示驱动器、智能卡和射频识别标签等方面的潜在应用,已经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现有的报道已对可降解电极、可降解半导体、可降解介电材料和可降解衬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目前所报道的可降解器件没有表现出优异的光电性能,这极大地阻碍了它们在有机神经形态视觉传感器(ONeuVS)等光电器件中的进一步应用。

  日前,天津大学胡文平-纪德洋教授团队及其合作者,使用一种环境友好的可降解聚碳酸脂材料作为介电层,用以构筑高光电性能的可降解ONeuVSs。通过研究之后发现,器件的迁移率为2.74 cm2 V-1 s-1和电流开关比大于109。此外,还获得了优异的光学性能,最大光敏度(Pmax)为8.7 × 108和最大探测率(D*max)为9.42 × 1016 Jones,是瞬态电子器件中的最佳值。此外,ONeuVS阵列还能轻松实现静态图像识别和高通滤波功能。在完成功能性应用后,器件被可控地降解于酸性或者碱性环境,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这不仅对平衡器件稳定性和环境友好降解做出了贡献,还为优化器件性能提供了新的见解,以促进更实用的瞬态电子学的发展。该研究工作以“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degradable organic neuromorphic vision sensors”为题发表在《Matter》上。

  聚碳酸酯能够最终靠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的共聚合成,这一合成过程可以轻松又有效地利用温室气体,以此来实现碳中和。通常,对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的生命周期评估表明,在聚醚碳酸酯中加入20%的二氧化碳能够大大减少11%-19%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13%-16%的化石资源消耗。因此,它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前景的可降解聚合物材料。在这项研究中,以CO2和环氧环己烯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合成了一种可降解的聚合物材料聚碳酸环己烯酯(PCHC)作为介电层。热重分析(TGA)表明,PCHC拥有非常良好的耐热性。进一步,通过旋涂法制备的PCHC薄膜具有光滑的表面,其均方根(RMS)粗糙度为0.37 nm。而且,其在可见光区具备优秀能力的透明度。此外,采用Si/PCHC/Ag夹层结构确定了PCHC薄膜在不同频率下的电容和击穿电场强度(小于178 MV/m)。上述根据结果得出,PCHC聚合物材料作为栅极绝缘体是构建下一代可降解OTFT的理想材料。

  为了研究不同分子量的聚合物介电材料对OTFTs电学性能的影响,分别使用分子量为9.7 kDa,12.1 kDa和26.3 kDa的PCHC介电材料构筑了底栅顶接触结构的OTFT(C10-DNTT作为有机层)。根据结果得出,基于分子量为12.1 kDa的PCHC介电材料所构筑的OTFT表现出2.74 cm2 V-1 s-1的高迁移率和高于109的电流开关比。此外,性能最好的器件在大气环境中放置8个月后,在5700次连续重复开关操作下仍能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建立在优异的电学性能基础之上,探究了该器件的光学性能。通过光学性能参数评估,该器件在报道的可降解光电器件中显示出最佳值。

  可降解光子突触晶体管具有低延迟、快速响应和高宽带等优势,被认为有望解决冯·诺伊曼瓶颈。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构筑了视网膜激发的可降解ONeuVSs,并模拟了人工视觉系统检测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的过程。这些信号由视神经通过突触传递到大脑。在光刺激下,兴奋性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形成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通过调控不同的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和光脉冲的刺激个数,该器件成功模拟了突触可塑性。此外,该器件还具有静态识别功能和高通滤波特性。这为开发具有低功耗、多功能性的瞬态电子器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见解。

  可降解的光子突触晶体管:A. 人类视觉系统示意图;B. 突触可塑性的配对脉冲易化;C-E. EPSC分别随不同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和不同光脉冲刺激的变化;F. 字母“L”的人工突触阵列的学习和遗忘过程(光脉冲刺激为50);G. 字母“L”的人工突触阵列的学习和遗忘过程(光脉冲刺激为100);H. 单隐层前馈神经网络原理图;I. 静态图像识别结果;J. 40次训练后的混淆矩阵。

  可降解电子器件在实现自身功能应用后可分解成微小的结构碎片,被认为是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有效途径。在本研究中,由于器件的一些成分在碱性或者酸性溶液中被分解,包括聚乙烯醇(PVA)、铝(Al)和PCHC,因此,使用化学降解来分解电子器件。采用水溶性材料PVA作为衬底,Al电极作为栅极。金被用作源电极和漏电极,这些电极可以被回收再利用,不会造成任何环境污染。在降解过程中,PCHC薄膜在碱性溶液中通过亲核加成反应,最终被分解为CO 2和环己二醇。在PCHC中,氢氧根离子(OH −)攻击酯基中的羰基,这些羰基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形成四面体中间体。随后,消除过程产生碳酸盐和烷氧基化合物。碳酸盐基团在热力学上不稳定,容易分解成醇氧化合物并释放CO 2。最后,烷氧基化合物从水中提取质子得到环己二醇。此外,基于PCHC介电材料的柔性阵列也可以在盐酸溶液(pH 5)中降解。在这一降解过程中,水分子攻击质子化的酯基,通过亲核加成反应形成正电荷的四面体中间体。质子转移后,中间产物被消除,生成碳酸盐和醇氧化合物。不稳定的碳酸盐基团很容易分解成醇氧化合物,同时释放CO 2。因此,降解过程证实了基于聚碳酸酯介电材料具备环保的优势。

  可降解器件阵列的研究:A. 器件阵列降解过程示意图;B. 不同时间下PCHC在碱性溶液中的降解过程;C. 实际器件在NaOH (pH 8, 20°C)中的降解;D. 不同时间下PCHC在酸性溶液中的降解过程;E. 实际器件在HCl (pH = 5, 20℃)中的降解;F. PCHC在碱性溶液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G. PCHC在碱性溶液中的详细降解过程;H. PCHC在酸性溶液中的详细降解过程。

  总结:本工作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可降解PCHC介电材料,并将其应用于光电晶体管和突触晶体管。在器件完成功能性应用后,被可控地降解于环境中,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这项工作为瞬态电子学发展多功能应用提供了思路。

  声明: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下面进行留言指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突然爆雷,用户提现失败!有17万用户的理财平台,曾宣称“人人都可以是牧场主”,花1000元领养一只羊就可获收益,出事前还在做推广

  突发停产公告:资金困难,逐步安排员工放假、减薪、裁员!此前被要求补税,由盈转巨亏:影响利润5个亿

  王小川张鹏李大海杨植麟回应大模型的一切:AGI、价格战、开源和Scaling Law

  2024全美最佳「公立大学」排名出炉!Top 50洗牌,UC地位无可撼动

  浙大招生办回应姜萍想报考:不好给出回答,学校是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录取的

  29999元起!苹果Vision Pro国行版正式开启预购:6月28日发售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