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道通科技2024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首页 > 产品中心 > 复合材料
来源:开云全站app    发布时间:2024-08-08 00:19:49

  在汽车综合诊断及检测行业领域,公司专注于汽车综合诊断、检测分析系统及汽车电子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在新能源行业领域,公司专注于为客户提供智能充电网络解决方案、一站式光储充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随着经济社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全世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平均车龄增长、汽车电子化程度不断的提高带动服务的智能化、多样化需求推动汽车综合诊断、检测行业市场规模的持续提升。

  此外,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汽车后市场数字化升级和产业互联,电动化趋势要求汽车综合诊断产品对燃油车动力系统的覆盖扩展到电动化时代下的电机、电控及电池系统的覆盖,智能化趋势下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在降低汽车碰撞维修频率的同时又大幅度的增加了对各种智能传感器的维修和替换需求,由此催生出与传统汽车不同的专业后端服务市场需求,未来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任旧存在巨大的成长空间。

  近年来,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战略举措,纷纷从战略规划、科学技术创新、应用推广等方面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陆续制定了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汽车的战略规划。

  随着各国政府践行减碳承诺,电动汽车在全世界内的普及率不断的提高,充电桩作为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更加广阔的全球市场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目前,北美政府已推出包含NEVI法案和CFI法案在内的累计75亿美元的补贴资金,欧洲也推出包含了欧盟AFIF、德国Deutschlandnetz、英国RCF等法案在内的累计数十亿欧元的补贴资金,以支持当地公共充电桩的建设。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估,美国市场的公共充电桩数量将从2023年的18万个,增长到2035年的170万个;欧洲市场的公共充电桩数量将从2023年的70万个,增长到2035年的270万个;海外别的地方的公共充电桩数量将从2023年的29万个,增长到2035年的240万个。

  随着新能源汽车充电的日益普及,车主对充电设备的可靠性、兼容性和支付便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充电运营商还需解决电力供应不足、电网扩容成本高、充电服务能力弱、充电利用率低等挑战。因此,能够融合“光、储、充、边、云”,高效解决充电设备问题,并以最优成本实现最高充电利用率、提升充电运营收益的充电软件与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将明显提升充电设备的核心竞争力,并迎来更大的发展机会。

  目前,这一领域正吸引慢慢的变多的行业参与者,包括汽车制造商、电力公司、初创软件公司以及充电设备制造商等。许多公司正在从单一的软件细致划分领域向多元化领域扩展,以获取更大的市场空间。根据行业预测,到2030年,充电软件和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将在新能源充电价值链中占据最具盈利潜力的位置,并成为未来新能源充电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自2004年成立以来,公司深耕汽车后市场,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打造了涵盖汽车综合诊断、TPMS、ADAS智能检测标定及相关软件云服务的全方位产品矩阵,为终端维修门店提供高集成、强兼容、用户友好的汽车综合诊断及检测解决方案。近年来,公司紧跟汽车新三化发展的新趋势,前瞻性地布局数字能源业务,提供全场景的智能充电网络解决方案和一站式光储充能源管理解决方案,为公司开启第二增长曲线)数字诊断业务

  公司一般按照“以产定购”的模式,根据的销售预测、运输途径、市场供应、库存及生产等因素制定相应的采购计划并确定采购数量等内容,最重要的包含制订采购计划、下达采购订单以及交货付款等环节。采购内容主要为原材料与委外加工服务,原材料最重要的包含IC芯片、液晶显示屏、电阻电容、PCB电路板、二极管、三极管等电子零部件,一般均采购优秀的工业级产品,其他为结构件、包装件、生产辅料等,委外加工服务主要是深圳制造中心SMT环节由外协代工厂加工。考虑当地委外加工服务供给不足的情况,海外越南制造中心自2020年已自建SMT生产线。

  公司产品核心技术凝结于汽车综合诊断、检测等应用软件,通过嵌入硬件终端产品以此来实现相关诊断检测功能,企业主要进行产品组装、功能测试和质量检验等环节。

  公司生产按照“以销定产”的模式,通常根据未来数个月各产品的预测销售量按周制定滚动的生产计划,同时根据产能和原材料供应情况合理的安排各个产品的生产时间表。营销中心负责组织销售预测评审,并向供应链中心计划部下发产品需求,计划部负责产品的总体的生产计划并负责物料的外协及跟催工作,生产部负责具体生产计划安排,生产进度控制,负责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品质验证,以及生产的全部过程中技术问题解决与技术支持。

  从销售模式看,公司依据客户采购产品和服务的用途可划分为经销和直销模式。结合下游市场需求及自身产品特点,综合诊断产品、TPMS及ADAS产品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经销客户包括大型连锁零售商、汽配行业经销商、电商等,在经销模式下,客户向公司购买产品后,会面向下一级分销商或终端用户进行销售;直销客户主要是大型汽车维修连锁店、保险、零售商等行业客户以及通过智能终端直接购买软件升级的终端用户。软件云服务产品在北美、欧洲等市场采用后续软件升级收费模式,该收费模式下,智能终端产品所附带的免费软件升级期限到期后,需要通过在线升级或购买预付升级卡等方式购买软件升级,完成车型的更新和功能的拓展等后续软件云服务。在线升级是终端用户通过信用卡或第三方支付平台PayPal等支付升级费用后通过公司云平台对产品进行升级;购买预付升级卡升级是终端用户向经销商购买预付升级卡,使用升级卡唯一序列号通过公司云平台对产品进行升级。

  公司一般根据市场情况预测客户订单,并通过MRP(物资需求计划)逻辑运算确定物料总需求量及实际需求量,保证公司能够预留足够的安全库存,最终向供应商发出采购订单。通过集中采购及海外优势物料的供应资源,保障公司成本最优化。

  充电桩的生产按照“以销定产”的模式,通常根据公司的销售预测及在手订单数据制定生产计划并进行适量备货,并结合当地关税、相关优惠政策及法律法规,选择综合成本最低的产地。

  从销售模式看,公司按照每个客户采购产品和服务的用途可划分为经销和直销模式。结合下游市场需求及自身产品特点,充电桩产品采用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经销客户包括大型连锁零售商、汽配行业经销商、充电桩经销商、电商等,在经销模式下,客户向公司买产品后,会面向下一级分销商或最终用户进行销售;直销客户主要是新能源充电桩运营商、充电桩安装商、能源公司、车队、社区物业、保险、零售商、大型汽车维修连锁店等行业客户。

  在数字诊断业务领域,公司凭借持续的研发创新和全球化运营,以发达的欧美汽车后市场为突破点,在成功占领发达市场和树立品牌知名度后,又持续突破全球其他众多充满潜力的地区和市场,目前已成为全世界汽车后市场智能综合诊断检测领域龙头企业之一。

  在数字能源业务领域,公司于2021年起前瞻性地对海外新能源充电业务进行战略布局,经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目前产品矩阵已覆盖全场景智能充电网络解决方案和一站式光储充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并凭借技术创新、全球产能、成熟渠道以及本地化服务等优势,致力于成为为电动汽车提供一站式的数字化、智能化、光储充能源管理解决方案的新能源出海标杆企业。

  公司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和持续创新,核心技术凝结于自有的汽车综合诊断、检测软件之中,近二十年的核心技术积累构筑起了公司在数字维修、诊断行业研发的核心竞争力。

  1)系统能力:基于自主研发的汽车诊断通信系统、汽车诊断专用操作系统,公司产品可实现快速通信和兼容全球众多协议的强大功能;

  2)数据与算法:智能仿真分析系统,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可实现智能高效数据采集、汽车模拟仿真、自动分析诊断协议等功能,形成了精准完备的核心数据库和算法库,极大地提高了研发效率,并通过具有自适应和自学习能力的综合诊断专家系统实现诊断准确率、覆盖面及智能化等方面的优势;

  3)解决方案能力:基于数十万台诊断系统采集积累的海量远程诊断数据及维修应用案例,公司利用云平台维修信息系统为客户提供远程诊断、高效精准的智能维修方案推荐等端到端一站式服务,实现了从诊断设备到诊断维修综合解决方案的业务拓展。

  公司以电力电子技术和AI智能化技术为两大核心技术底座,通过全场景智能充电解决方案,为客户创造更智能、更易用、更可靠、更绿色的核心价值。

  电力电子拓扑:通过先进的电路拓扑和碳化硅器件,提升系统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智能充电:通过自适应负载平衡、功率投切安全功能,有效提高充电效率,减少电能损失;

  智能运维:通过云端技术结合历史数据进行综合管理,实现故障模式识别和健康管理,减少维护成本;

  商用超快直流桩:满配功率可达640kW,单枪480KW超高功率输出,实现充电十分钟,行驶约400公里,让车主享受续航无忧。

  车队直流桩:支持V2G技术,让车队能够将车辆多余的电能回输至电网,赚取峰谷差价,提升车队运营收益;

  车队运营管理系统:能够优化车队运营管理和排班调度,确保车队正常运营,避免因充电排队造成的延误。

  无线组网:提供场站均衡器和无线组网能力,使商家能够便捷部署多台充电桩,确保园区内负载均衡。

  家用交流桩:支持V2G技术,能够在电价高时将车身的电量智能回馈给家庭使用;

  家庭能源管理:提供智能网关、智能开关和均衡器,让用户能够轻松管理全屋用电,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公司通过持续的产品和技术创新,勇于拓展新能源汽车诊断市场的广阔空间。在产品研发方面,推出了针对高压锂电池维护、保养及更换场景的工具链产品,包括280V电池充放电机MaxiEV CDT100、24路电芯均衡仪MaxiEV BCE100、30kpa电池包气密性检测仪MaxiEV ALT100L、1000v绝缘检测仪MaxiEV ITS1004款产品,产品在安全性、测试精度、易用性上均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4款产品的推出后,结合公司的EV平板诊断产品形成了从车上到车下全场景诊断场景覆盖。

  技术革新上,公司围绕新能源诊断在产品覆盖范围及诊断效率上持续突破,针对车辆与电池匹配关系复杂,电池信息难以获取等问题研发了基于图像识别算法和机器学习的高压电池专家模式,一键启动,30s内完成高压电池单体电压分析,为技师提供包括单体电压、SOC、总电压、总电路等信息,准确度达到OE级别。

  此外公司在新能源诊断平板上发布了MaxiEV CDT100远程控制模式,实现了电池模组充放电控制,SOH(动力电池健康状态)估算自动化流程控制,测试报告同步平板,为技师提供了从车上到车下一条龙测试流程,大大提高便利性。新能源车覆盖上持续增加,支持车辆品牌220+,车型1500+,保持行业领先。

  报告期内,公司凭借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聚焦于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全面升级,具体进展如下:

  ①推出家用/商用一体的交流桩最新产品MaxiCharger AC Pro,该产品的主要特点如下:

  以19.2kW(80A)的高功率引领市场,远超传统家用标准(12kW,50A);

  极致体验,车桩兼容性高,根据用户需求可选择配置CCS1、CCS2、CHAdeMO、NACS任意充电枪口;

  智能协同,融合能源管理系统(EMS),支持太阳能和电池储能系统(BESS)集成;

  功率可拓展,支持MCS(兆瓦级)充电解决方案,单枪最大电流可达1500A,最大功率支持到1.2MW,可搭配风冷或者液冷终端,适用于充电功率需求在1MW以上的电动卡车充电。

  ③全系列产品兼容一站式光储充能源管理方案,为客户实现绿色充电,助力更清洁、可持续发展,成为未来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基于AI功率预测,可准确预测车的充电功率需求,提升功率模块的分配效率,从而提高市电利用率,帮助运营商降本增收;

  同时基于ALM/DLB的Smart Charging充电策略,确保功率调度安全有保障。

  场站管理:支持最新行业标准的桩管理功能,实时监控场站桩运营状态,场站运行状态管理直观便捷;

  场站运营:支持计费税费灵活配置,满足全球多样化的计费场景;支持进场控制,面向不同场景对桩和用户进行充电管控;通过互联互通可接入十万级第三方平台,为场站运营提供更多流量;

  经营分析:仪表盘及数据分析看板,提供多维度报表及交互式体验,使场站主轻松掌握场站运营情况,助力科学运营决策;

  多租户管理:服务于复杂管理场景,使得场站主在同一账号下快速完成多个商户的运营管理和经营决策。

  运维数字化:通过3D数字孪生技术,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问题排查效率,并支持健康监测报告;

  开站极简化:通过不间断通讯技术,实现一键配置部署,可自发现、自组网、自诊断的“上电即上云”解决方案;

  AI智能巡检:从少人向无人值守演进,构建充电网络数据湖,降低客户运维成本,提升充电网络可靠性。

  2024年上半年,基于全场景产品及解决方案、国际化经营能力、品牌和渠道等方面的核心优势,公司在稳固汽车诊断业务的领先优势和盈利能力的同时,聚焦海外新能源充电网络战略发展机遇,多管齐下带动公司营业收入及利润持续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42亿元,同比增长27.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7亿元,同比增长104.51%。其中,数字维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38亿元,同比增长18.04%;数字能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78亿元,同比增长92.37%。

  公司坚持“价值创新、孜孜以求”的经营理念、紧密围绕智能化、网联化、新能源化发展趋势,进一步夯实数字维修业务第一发展曲线,追求卓越,稳固并深化全球领先地位;打造数字能源业务第二发展曲线,放量增长,通过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在以下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公司长期深耕北美、欧洲为主的海外汽车后市场,精准捕捉汽车行业“新三化”的发展趋势,以汽车综合诊断产品为依托,以研发创新为驱动,深度剖析用户多元化需求,构筑了多层次的数字维修产品生态。

  报告期内,公司数字维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38亿元,同比增长18.04%。其中,汽车综合诊断产品实现收入6.08亿元,同比增长1.78%;TPMS系列产品实现收入3.29亿元,同比增长33.83%;ADAS智能检测标定产品实现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23.97%;软件升级服务实现收入2.11亿元,同比增长26.32%。

  汽车综合诊断产品及相关软件云服务:凭借长期积累的信息数据及核心算法库、稳固的客户资源网络以及卓越的品牌影响力,公司已在技术实力、产品竞争力、市场占有率等方面构建了全方位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持续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实现长期稳健增长铸就了坚实的根基。

  TPMS系列产品与ADAS智能检测标定产品:不仅在业内有先发优势,更在车型兼容能力、更新速度、使用效率、便携性以及集成性等方面持续引领行业发展趋势。展望未来,随着汽车智能化水平的不断跃升及广大车主安全意识的显著提升,TPMS系列产品与ADAS智能检测标定产品市场潜力巨大,将为公司数字维修业务带来持续的增长动力,开辟更加广阔的增长空间,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全世界汽车后市场的领先地位。

  报告期内,基于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市场空间的深度挖掘、客户需求的精准把握以及竞争格局的全面审视,公司认识到新能源充电将向“全场景一站式解决方案、V2G、大功率、光储充”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在“核心技术、全球自主品牌、全场景解决方案、全球营销服务及供应体系”等方面做出了系统性规划和部署,以巩固公司在新能源行业的中长期竞争优势,并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公司从始至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依托电力电子技术与AI智能化技术两大坚实基石,加速推进以端云融合为核心的全场景智能充电网络解决方案的研发与应用。报告期内,凭借对行业趋势与客户的真实需求的深刻洞察,公司聚焦于智能充电网络解决方案的全面升级。

  在充电设备方面,公司进一步完善产品矩阵,报告期内最新推出的Maxi Charger AC Pro,专为商业与住宅设计,以19.2kW(80A)的高功率引领市场,远超传统家用标准(12kW,50A),其卓越之处在于具备智能动态负载均衡、一键配置通信组网、AI驱动优化等智能特性,为用户带来高效、无缝的充电体验。直流桩及超充桩方面,公司不断推进一体式/分体式、风冷/液冷等多种技术平台的优化升级,并持续推进下一代超快一体充电桩、兆瓦级充电桩(MCS)等全场景充电解决方案的设计、测试及认证相关工作。

  在充电软件与解决方案方面,公司持续开发及完善充电运营管理平台、远程运维管理平台及充电APP三大产品,推进全场景解决方案的演进与升级。同时,公司深耕能源管理领域,探索将多模态生成式AI技术应用于智能充电网络和光储充领域,致力于打造一站式光储充能源管理解决方案,持续拓展车桩协同和桩网协同的能力,为客户创造更智能、更易用、更可靠、更绿色的核心价值。这一系列技术及产品布局不仅展现了公司技术创新的深度与广度,更彰显了公司灵活应对市场多样化需求、持续引领行业发展的强大实力。

  自2021年前瞻性布局数字能源业务以来,公司大力推进海外市场本土化建设,重点培育和打造海外本土营销团队,进一步夯实并拓展了全球营销体系。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已在全球建立了超14个海外区域总部、销售平台和子公司。同时,公司不断拓展和深化与合作伙伴关系,加强与当地政府、行业组织、社区及大型企业的合作,以增强市场影响力和竞争优势。

  在营销方面,公司将产品的竞争优势与营销媒介的力量相结合,截至目前,公司与超过60家的领先垂直媒体建立了合作关系,获得多个区域性市场认可奖项。同时,在全球建设近300个合作示范站,站点遍布欧、美、亚太地区的关键交通枢纽。这些举措极大增强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也向客户展示了不断进取的决心。

  截至目前,公司数字能源客户群体已覆盖充电桩运营商(CPO)、能源公司、电力公司、车队、商超连锁等多个行业领域,其中核心客户近百家,并与全球著名能源公司、知名汽车厂商、连锁商超等头部客户构建战略性合作。

  报告期内,尽管全球正面临着复杂多变的政治经济环境,公司的经营成果仍展现出了高度的前瞻性与战略韧性。

  在北美市场,公司持续巩固并扩大业务版图,成功签约多家全球排名领先的大型企业客户,战略客户数量及订单规模显著增长。

  在欧洲市场,公司已成功签约了多家区域级大客户,并与多家国际知名能源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重点国家和地区新能源充电桩的建设与普及。

  同时,在潜力巨大的全球其他地区,公司持续加大营销体系建设与布局,以多元化的全球市场策略应对潜在的市场波动与政治风险。

  在亚太地区,公司与顶级车企及东南亚公共事业单位等战略客户的合作项目陆续落地;

  公司的新能源业务已扩展到印度、土耳其、沙特、阿联酋、巴西等更多极具潜力的全球其他地区。

  公司的新能源足迹正在全球多点开花,新能源业务版图正在全球快速扩张,这不仅彰显了公司在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及客户服务方面的卓越能力,更为推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促进绿色低碳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自成立以来,公司自带全球化基因,始终坚持全球化发展战略。在全球地缘政治风险日益加剧、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大背景下,自2018年起,公司已前瞻性地启动海外工厂的布局。截至目前,公司已在中国深圳、越南海防、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建立了三大生产基地,构筑了覆盖全球的生产及供应链网络。

  其中,越南海防工厂经过数年的精心运营与持续优化,凭借其成熟的运营管理、强大的供应链管理优势以及高效的本地化生产模式,已成为公司全球化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不仅可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风险,还能充分利用越南的劳动力资源与成本优势,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公司的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工厂已于2023年末正式投产,这不仅是公司对美国国家电动汽车基础设施法案(NEVI)、建设美国、购买美国法案(BABA)的积极响应,更是公司为应对潜在的贸易风险,确保能够迅速适应并满足美国本土生产要求的重要保障,同时还能确保产品更加贴近当地客户,实现供应链向市场前沿的延伸,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在欧洲、北美等地进一步完善仓储体系,可实现对大区级市场的全面覆盖,全方位提升了供给能力和速度。此外,公司进一步加强物流精细化管控,提升了物流效率,确保了客户能够享受到更加快速、可靠的产品交付服务。

  这一系列全球供应链的战略部署,不仅为公司灵活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提升抗风险能力提供了重要保障,还通过本地化生产与仓储物流的持续优化,进一步增强响应速度与市场竞争力,为公司业务的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实施IPD(集成产品开发)+AI流程变革,以借助需求管理、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的数智化系统,致力于建立持续打造爆款产品的体系。在售后服务方面,公司通过端到端的流程梳理,并引入全球领先的Salesforce平台,通过PDCA(计划-执行-检查-行动)循环,不断推动产品持续改进,显著提升了售后服务指标和客户满意度。在智能制造领域,公司在全球各制造基地上线了MES(制造执行系统)和WMS(仓储管理系统),显著提高了制造效率和质量。在经营管理提效方面,公司迅速研发并上线了Copilot企业智能助手,帮助员工在编程、翻译和协作办公等领域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公司规划并启动了公司级数据底座建设,上线了营销、服务和研发等相关的数字化分析看板工具,支持高质量的商业洞察和决策。

  2024年上半年,公司持续加强领导力建设,引入业界顶尖人才,确保干部及核心专家团队保质保量供应,并建立了清晰的领导力标准和科学的评估机制,持续优化选拔任用、高潜识别、人才发展机制,帮助个体自我觉察和成长,为梯队搭建夯实基础。在组织管理方面,公司建立了匹配战略、定位清晰、运作高效的全球化组织架构,以提升总部与区域间协同,促进干部提升全球化视野。在绩效管理方面,将PBC结合OKR,进一步强化目标管理,聚焦公司重点战略目标,促进目标分解和责任到人,并提高了绩效回顾频率,以更好地应对外部市场变化。在团队激励方面,公司继续采取了一系列多元策略,通过事业合伙人计划、技术/项目急行军奖励、特别突破奖励等措施,构建一个促进员工与公司共同成长、共享成功的激励体系,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团队凝聚力。在人力资源数字化建设方面,我们通过领先的数字化系统和AI工具,持续提升招聘、绩效、领导力评估等模块的数字化水平和管理效能。

  公司产品主要服务于汽车行业。随着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各项新兴技术加快与汽车行业融合,催生汽车行业不断向智能化、网联化、新能源化发展,使得汽车综合诊断、检测行业也面临众多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不排除未来在汽车行业可能出现革命性的新型产品和技术,从而可能使现有公司产品技术发生重大变化和革命性迭代。虽然公司始终以研发和技术作为核心驱动力,高度重视对研发和技术的投入,但如果届时公司未能成功把握行业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有效的完成产品技术迭代,则可能导致公司无法保持技术优势,从而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新能源及电力设备、汽车综合诊断及检测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同时具有较强的行业属性和较高的行业壁垒。产品的技术进步和创新依赖行业经验丰富、结构稳定的研发团队。目前,与快速变化和不断发展的市场相比,高端研发人才相对稀缺,同时行业内的人才竞争也较为激烈,技术人员流失时有发生。未来在业务发展过程中,若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大量流失且公司未能物色到合适的替代者,或人才队伍建设落后于业务发展的要求,则可能会削弱或限制公司的竞争力,进而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虽然公司已对核心技术采取了保护或保密措施,防范技术泄密,并与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签署了保密及非竞争协议,但行业内的人才竞争也较为激烈,仍可能出现了解相关技术的人员流失导致技术泄密、专利保护措施不力等原因导致公司核心技术泄密的风险。如前述情况发生,将削弱公司的技术优势,从而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考虑到公司全球化经营的策略,境外经营面临的法律环境复杂,且随着公司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市场竞争对手或其他主体出于各种目的而引发的知识产权纠纷可能难以完全避免。由于知识产权的排查、申请、授权、协商和判定较为复杂,如公司未能妥善处理各类复杂的知识产权问题及纠纷,并在未来潜在的知识产权诉讼败诉,可能导致公司赔偿损失、支付高额律师费、专利许可费、产品停止生产销售等不利后果。

  公司长期以来均主要向海外客户销售产品,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北美市场的风险。报告期内,公司境外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7.57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为95.39%。

  目前公司境外销售已遍及全球超过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北美、欧洲等主要地区设立了海外分支机构,并在越南、美国设立了生产基地。如未来我国与相关国家或地区的双边关系发生变化,或者上述国家或地区的市场环境、行业和对外贸易政策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在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日常经营和盈利状况将受到较大不利影响。

  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主要为IC芯片、电阻电容、PCB电路板、二极管、三极管、液晶显示屏等。总体来看公司所需原材料相关行业的供应商数量多,供给充分,但IC芯片、液晶显示屏等主要消费电子元器件的更新升级速度较快,随着产品代际更迭,原有型号产品可能由于减产、停产而出现供应不足。由于该等主要原材料直接影响公司的产品设计方案,公司需根据该等主要原材料相应地更改产品设计,如公司未能及时作出应对调整或找到替代性方案,可能导致阶段性出现该等原材料供给不足,进而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公司产品目前使用的IC和电子元器件部分通过进口,若中美贸易摩擦、国际经济贸易形势出现极端情况导致部分材料、特别是关键芯片采购周期变长、价格剧烈波动或无法顺利进口,且公司未能合理调整生产销售安排、及时采取调整产品设计、寻找替代性方案或者将采购生产转移至境外等措施进行有效应对,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和资产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如果公司的管理层素质、管理能力不能适应规模迅速扩张以及业务发展的需要,组织模式和管理制度未能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而及时调整和完善,将会影响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

  公司产品以出口为主,境外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较高,境外销售结算货币主要为美元、欧元,人民币兑美元、欧元的汇率波动会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一定影响。

  报告期末,公司存货净额为13.35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为32.63%。若未来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或产品市场价格大幅下跌,公司存货将面临跌价损失风险。

  公司产品以出口销售为主,出口产品税收实行“免、抵、退”政策。如果未来主要产品出口退税率降低,将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公司存在出口退税率波动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总体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但公司综合毛利率受产品结构、产品价格、原材料及运费等多种因素影响。产品结构方面,目前公司数字能源业务毛利率低于数字维修业务,随着公司数字能源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导致公司报告期内综合毛利率出现下滑。此外,产品价格受到市场竞争情况、公司销售策略及汇率等因素的影响,产品生产成本受到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业务规模和生产效率等因素的影响。未来如影响公司产品价格和成本的相关因素出现重大不利变化导致公司产品价格下降较多,或成本上升较快,则公司毛利率亦存在下滑的风险。

  各国对新能源以及汽车综合诊断、检测行业相关的产业政策出台将对公司产品销售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未来主要国家或地区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综合诊断、检测行业相关的产业政策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可能导致下游客户对公司产品的需求发生波动,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公司业务以出口为主,主要面向北美、欧洲等海外市场,公司的竞争对手如博世公司、Snap-on、ABB等已在相关行业长期经营,具有较大资产规模和较强品牌认知度。如公司未来不能准确把握行业发展的新趋势,长期保持技术领先及核心竞争力,则可能对公司的行业地位、市场份额、经营业绩等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随着国内外新能源及电力设备、汽车综合诊断及检测行业的发展,亦可能吸引更多的竞争者加入,预期未来行业竞争会加剧。如公司不能充分发挥和维持现有的竞争优势、特别是产品技术优势,随着竞争加剧,则有可能导致公司市场份额的下降、公司产品和服务价格下降,从而导致公司该项业务的毛利率和盈利能力的下降。

  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环境风云变幻,国际贸易摩擦一直在升级,全球地缘安全和经济发展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如果国际贸易政策、关税、附加税、出口限制或其他贸易壁垒进一步恶化,可能对公司的经营情况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长期以来密切关注各国政策导向,自2018年起前瞻性地启动海外工厂的布局。截至目前,公司已在中国深圳、越南海防、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建立了三大生产基地,构筑了覆盖全球的生产及供应链网络。其中,越南工厂具备供应链管理、运营管理、本地化生产模式以及出口低关税等优势,美国工厂具备美国本土生产及客户服务优势,是公司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风险的一系列重要战略布局。公司将对各国政策导向保持密切关注,同时也加强底线思维,持续评估并提升重点市场区域的产销自循环能力,实现供应链系统的多重备份。此外,在销售端,公司将采用灵活性更好的销售策略,加大对企业客户的开发,并加大对欧洲、亚太、中国市场的资源投入,降低单一市场风险,保障公司生产经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中证港股通电力设备综合指数报1155.61点,前十大权重包含福莱特玻璃等

  中证港股通交通基本设施综合指数报2536.47点,前十大权重包含江苏宁沪高速公路等

  现场直击!“茶叶华尔街”再现爆雷!约500家门店,价格动辄上万,监管反复提示风险

  已有40家主力机构披露2024-06-30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5910.51万股,占流通A股13.08%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24.08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觉得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

  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有害信息举报

  涉未成年人违规内容举报算法推荐专项举报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