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撒钱≠有效:大额捐赠避开“慈善泡沫”的六大要素
首页 > 产品中心 > 食品加工
来源:开云全站app    发布时间:2025-04-23 21:30:26

  本文是关于“大额捐赠”(Big Bet)持续讨论的最新文章,聚焦如何通过“持久资本”(durable capital)实现“持久影响力”(durable impact)。文章将大额捐赠定义为“推动持久影响力的持久资本”,旨在助力非营利组织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期愿景。本文从大额捐赠的实践中提炼出六个成功要素,并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这一些要素的实际效果。同时,文章也回应了对于大额捐赠成效与价值的批评,强调了其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的及其重要的作用。这次探讨为大额捐赠者梳理了一份“捐赠续航参考”,为其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提供了一条路径。

  最近几个月,慈善界掀起了一股引人瞩目的新趋势:知名捐赠者向非营利组织提供巨额捐赠(据福布斯中国近期发布的捐赠榜单,除巴菲特、盖茨基金会等大额捐赠者外,麦肯齐·斯科特在2024年向560家非营利组织捐赠了20亿美元,并在年底宣布进行影响力投资;迈克尔·布隆伯格在2025年1月宣布继续支持气候项目,填补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留下的资金缺口……这些捐赠者的大额资产金额的投入正在推动解决全球性问题)。这种现象被支持者和批评者称为“大额捐赠慈善”(Big Bet Philanthropy)。

  然而,在这一现象的背后,关于大额捐赠成效与价值的讨论正在持续升温。继去年四月斯科尔世界论坛(Skoll World Forum)上一场热烈的小组讨论之后,《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SSIR)接连刊发多篇深度文章,进一步探讨这一议题。

  一年前,凯文·斯塔尔(Kevin Starr)刊发了一篇批评性文章,对大额捐赠的潜在隐患提出了值得重视的担忧。他指出,一旦资金耗尽,非营利组织可能面临倒闭风险;对组织扩张的过度追求可能忽视实际影响力;而未能吸引大额捐赠的非营利组织可能在声誉和运营上受到损害。

  本文作者之一(塞西莉亚·康拉德)发表回应文章《为大额捐赠辩护》。她指出,考虑到全世界内巨大的社会需求,我们一定要竭尽所能鼓励捐赠者大幅度的提高捐赠规模,尤其是那些能够支持大规模转型性影响力的大型基金会和超级富豪。我们大家都知道,许多捐赠者与斯塔尔有类似的担忧,也担心他的文章会对捐赠意愿产生寒蝉效应。

  如今,在美国新一届政府上任的关键时期,从无家可归者收容所到医疗保健,许多非营利组织都面临着资金削减的问题。在这个多事之秋,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间里都更加坚信,整个慈善界都需要竭尽所能,鼓励更多的大额捐赠。

  为此,我们大家都希望分享团队在成功的大额捐赠实践中所汲取的经验。这些捐赠并非随意或冲动的“豪赌”(bets),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持久的“可靠投注”(sure bets)。我们将其视为“推动持久影响力的持久资本”(durable capital for durable impact)。

  基于我们的研究,我们总结出有效的持久资本投资(durable capital investments)的六个成功要素。并非每一笔大额捐赠都需要涵盖所有特质才能成功,但如果完全不具备这些特征,取得良好成效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这些资金规模和周期远超一般项目,为受资助者规划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时间和灵活性。

  •它们能够催化社会创新,使其实现临界规模(critical mass,指在一个社会系统里,某件事情的存在已达至一个足够的动量,使其能够自我维持并推动后续发展的状态)。

  •它们支持非营利组织试验新路径,而不是强加资助者主导的解决方案(funder-driven solutions)。

  我们将持久资本定义为长期、灵活的资产金额的投入,可以帮助非营利组织建设基础设施、提升能力、配备团队,以此来实现其最宏大的目标。这种资本通常用于支持战略规划、资金筹集、倡导工作和人力资源建设等关键但常被忽视的领域。与一般运营支持(用于非营利组织的日常开销)和项目型资助(支持特定项目并要求实现具体、可测量的成果)不同,持久资本专注于为组织提供更长远的支持。

  如果大额捐赠未将持久性(durability)纳入设计框架,就可能迫使非营利组织在资金到账时迅速扩大团队和服务,而当资金耗尽时,组织可能面临“融资断崖”危机,导致裁员和服务削减。

  对于那些认识到持久资本重要性,并愿意在当下这个特殊时刻释放更多资源的慈善家来说,以下案例研究不仅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经验借鉴,也能给他们带来一些启发。

  以年度为周期的捐赠行业惯例,促使捐赠者倾向于短期、年度性的资金支持,而非长期的慈善投入,这始终是慈善领域的一大难题。从税收激励政策到年度慈善晚宴的盛行,多重制度因素持续强化了这一模式。其后果是,非营利组织的预算可能因宏观经济波动、全球冲突或自然灾害等因素而大幅度波动,这一些因素都可能会影响捐赠意愿。

  捐赠者能够最终靠对捐赠基金(endowments)进行大额投资,助力社会组织抵御这些波动,实现长期稳定发展。捐赠基金在高等教育和艺术文化机构中十分常见,但在社会服务组织中却极为罕见,尤其是对那些由有色人种领导或致力于推动种族正义的组织而言。布里吉斯潘(Bridgespan)的研究显示,由有色人种领导的非营利组织的捐赠基金规模仅为白人领导组织的四分之一,且其捐赠基金占收入的平均比例也仅为白人领导组织的一半不到。

  肖特基金会(Schott Foundation)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约翰·杰克逊(John Jackson)认为,致力于消除长期结构性和系统性不平等根源的组织,正是需要捐赠基金支持的非营利组织类型,这样它们才能在长期耕耘中不断发力。为此,肖特基金会于2022年启动了种族正义教育捐赠合作基金(Racial Justice in Education Endowment Collaborative Fund)。肖特基金会的目标是筹集3,000万美元的捐赠基金,以确保三个由黑人、原住民及有色人种领导的(BIPOC-led)全国性教育正义联盟的可持续性。通过每年从捐赠基金中提取5%的资金,这些联盟能够大大减少在筹款上花费的时间,并通过降低对慈善趋势的依赖,赋予地方领导者更大的决策自主权。

  非营利组织还需稳健的财务系统与管控机制,以接收、追踪和高效运用大额资助。尤其是小型组织获得远超以往规模的资金注入时,这一点更为关键。

  END基金的资助者在2012年启动合作项目,支持非营利组织在非洲治疗和预防被忽视的热带疾病时,就已深刻认识到这一点。除了对受资助者进行常规的尽职调查外,END基金还采取全面的方法,持续评估并加强合作伙伴的内部运营。END基金每2至3年审查一次受资助者的财务系统,评估其发展状况,并确定有助于其成长的工具或结构。由于大多数受资助者没时间或预算进行此类审查,END基金会在大多数资助中预留约10%的专项资金,用于此类支出。这使受资助者能利用基于云端的薪资系统(cloud-based payroll systems)等先进的技术,从而在成长过程中减少相关成本并提高效率。

  “拯救无助者使命”(Mission to Save the Helpless,MITOSATH)就是受益组织之一,该组织致力于防治淋巴丝虫病和盘尾丝虫病(又称河盲症,世界上可预防性失明的第二大病因)。END基金自2015年开始支持MITOSATH时,该组织在拉各斯和尼日尔两州仅有12名员工。自那时起,END基金已向其提供600万美元支持,其中每笔资助都包含组织能力建设的专项拨款。

  2022年,END基金聘请独立第三方对其资助的MITOSATH项目进行审核检查,审查结果为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随后,END基金与MITOSATH合作,完善了其有关政策和系统。如今,MITOSATH在尼日利亚的六个州拥有30多名全职员工和60多名兼职员工。该组织扩大了盘尾丝虫病的治疗范围,并支持四个州的政府达到终止淋巴丝虫病治疗的标准。

  最为人熟知的持久资本形式能够支持非营利组织扩大服务覆盖范围,惠及更多个体、社区或地区,从而明显提升影响力。这种扩大规模的做法在私营部门也很常见,例如,拥有热销产品的消费品牌会加大生产力度,以进入新市场或吸引新的消费群体。

  麦克阿瑟基金会深信,将经过验证的社会创新推广至更广泛的人群,能够改善更多人的生活。因此,该基金会在2017年启动了首届“100&Change”竞赛,提供1亿美元资助一个能够在全球重大问题上取得真正、可测量进展的提案。无论是在资助规模上,还是在基金会与获奖者之间建立的多年合作伙伴关系上,这一举措都非常罕见。

  第一笔“100&Change”资助授予了芝麻街工作室(Sesame Workshop)和国际救援委员会(International Rescue Committee),用于实施“Ahlan Simsim”项目(意为“欢迎来到芝麻街”)。这一为期五年的联合项目旨在为受叙利亚冲突和中东地区流离失所影响的儿童提供早期教育和关爱服务。项目的核心内容有在中东和北非地区播出的儿童电视节目,以及为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和伊拉克的非优势儿童及其照护者提供的教育服务。

  我曾深度参与“100&Change”的策划,Ahlan Simsim的影响力远超团队预期。最初计划制作四季电视内容,覆盖600万至900万儿童,并为100万儿童及其照护者提供直接教育服务。到2024年,Ahlan Simsim已制作九季内容,覆盖2700余万儿童,并为300多万儿童和照护者提供了直接服务。

  为了确保项目的长期可持续性,Ahlan Simsim团队将部分“100&Change”资助用于吸引新的合作伙伴和资助者,包括政府和企业。截至目前,其他捐赠者已投入超过3亿美元——这中间还包括乐高基金会提供的两笔1亿美元赠款——以深化Ahlan Simsim的工作,并为其内容适应别的地方危机中的儿童提供支持。

  当持久资本助力成熟组织发展并扩大对现有服务对象的支持时,它同样能发挥有效作用。以得克萨斯州梅多斯心理健康政策研究所(Meadows Mental Health Policy Institute,以下简称梅多斯研究所)发起的“孤星抑郁症挑战”(Lone Star Depression Challenge)为例,该计划在2021年通过“孤星奖”(Lone Star Prize)获得了莱达·希尔慈善基金会(Lyda Hill Philanthropies)提供的1000万美元资助。这笔资金使梅多斯研究所及其合作伙伴能够显著扩大在得克萨斯州的心理健康服务覆盖范围,改善心理健康护理的可及性。

  梅多斯研究所的战略是通过加强对初级保健提供者的培训和专业相关知识,充分的利用该州现有的医疗保健基础设施,以便更好地识别和治疗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所还与雇主合作,致力于减少抑郁症的社会污名,并提升患者获取心理健康资源的机会。

  梅多斯研究所凭借与得克萨斯州医疗服务提供者和企业界长期建立的联系及信誉,有效执行了其战略,充分释放了这笔1000万美元资金的潜力。

  初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孤星抑郁症挑战”的目标有望实现。从历史上看,每年在得克萨斯州超过150万抑郁症患者中,仅有不到十五分之一的人能轻松的获得足够的治疗以实现康复,并且该州每年有超过3000人自杀身亡。通过“孤星抑郁症挑战”,梅多斯研究所希望将抑郁症的康复率提高到50%以上。

  在接受梅多斯研究所模式或基于其方法的治疗中,抑郁症患者的基准缓解率为42%。该研究所最初计划在得克萨斯州的八个医疗保健区域中选择两个试点,现已扩展到六个区域。目前,总计有18个医疗系统承诺向其服务的430万人提供该项目服务。

  当非营利组织推出有效的社会创新时,人们的认识和接受程度通常提升缓慢且不均衡。要实现临界规模所需的指数级增长,常常要非同寻常的持久资本投入或巨大的需求转变。

  ECHO项目由新墨西哥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医学教授桑吉夫·阿罗拉(Sanjeev Arora)博士于2003年发起,旨在通过与远程专家定期视频会诊,帮助农村医疗保健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丙型肝炎治疗技术,以挽救患者生命。与传统的面对面培训不同,ECHO项目通过长期指导医护人员,不仅增加了他们的知识储备,还帮他们树立了实施最佳医疗实践的信心。在项目启动的最初几年,ECHO每年为1000至2000名从业人员提供视频辅导。随着这一模式的普及,ECHO扩展了新的健康学科、合作伙伴和地域范围。到2019年,该项目每年向来自158个国家的超过23万名参与者提供视频培训,内容涵盖70个疾病领域。

  ECHO项目的潜力给Co-Impact(全球性合作组织)留下了深刻印象。2019年,Co-Impact投资1000万美元,支持其在印度扩展服务。如今,ECHO正与印度国家卫生代表团和卫生与家庭福利部等合作伙伴协作,平台为全国数万名的护士、社区卫生工作者和医生提供培训,旨在提高结核病、血液疾病、癌症和许多其他疾病的检测和治疗水平。

  新冠疫情爆发后,ECHO项目团队及其资助方都意识到,该平台具备支持医疗服务提供者应对疫情的能力。2020年3月,Co-Impact启动了系统响应基金,为ECHO项目注入更多的慈善资金。几个月后,“大胆计划”(The Audacious Project,应对大规模社会影响力挑战的合作资助项目)也提供了一笔可观资助,助力平台做转型,目标是支持非洲、东南亚和拉丁美洲超过35万名一线临床医生和公共卫生工作者抗击疫情。

  在及时的持久资本投资推动下,ECHO项目在2020年实现了远超预期的增长,当年培训参与人数超过110万人。迄今为止,累计参加培训的人数已达630万,项目影响惠及全球1.5亿人。

  无论社会组织是希望实现服务多样化还是拓展新市场,其路径往往并不清晰。测试和试验是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很少有非营利组织能够承担试错的成本,而这些试验正是组织发展和持续的关键。持久资本的介入能够填补这一空白,为受资助者提供尝试新方法的机会,帮他们找到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

  这就是蓝色子午线伙伴(Blue Meridian Partners)工作室背后的理念,即“拥抱试验,提供灵活的资源,帮助组织加快准备,以实现更大的规模化”。

  工作室最初由七家非营利组织组成,每家都获得了高达1000万美元的资金和战略援助。Per Scholas是早期受资助机构之一,其致力于通过技能培训和就业网络,帮助个人进入科技行业。Per Scholas专注于服务无学士学位的低薪工人,致力于推动经济公平。2021年,Per Scholas获得该工作室的投资时,已有二十多年发展史,每年为2000多名学员提供服务,其沉浸式线下培训模式的有效性已通过外部研究得到验证。

  Per Scholas获得该工作室注资后发展提速。依托新冠疫情期间积累的经验,Per Scholas对其面授培训模式进行了拓展,测试了非全日制、线上、混合以及卫星教学等多种形式。该工作室的投资助力Per Scholas加速发展。在新冠疫情封控期间积累的经验基础上,最终,Per Scholas在短短三年内将其年度培训能力提升至5000多名学员——此前,达到2000名学员的规模用了二十多年。此外,该组织还利用这笔资金开发并测试了“职业加速器”(Career Accelerator)项目,旨在帮助现存技术人员持续更新和提升IT技能。2024年,这一项目预计服务2000名学员,并计划到2030年实现每年支持10000名学员的目标。

  几乎没有非营利组织能够单靠自身实现持久的进步。通常,与公共和私营部门志同道合的伙伴合作至关重要。持久资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非营利组织支持其公共部门合作伙伴,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并更高效地提供服务。此外,它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社区开展培训、技能发展和能力建设,从而更好地满足本地需求。

  其中一项投资案例是Co-Impact于2019年向全球基金(The Global Fund)和“健康最后一英里”提供的2000万美元资助,用于支持利比里亚政府的愿景——打造专业社区卫生队伍,为全国人民提供普及的初级卫生服务。利比里亚有120多万人居住在距离医疗机构5公里(3英里)以上的地方,这一距离限制了人们获得基本医疗服务、挽救生命的儿童常见病治疗、计划生育和产前护理。

  在Co-Impact及其他资助方的持久资本的支持下,“健康最后一英里”与利比里亚卫生部、全球基金及多方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合作,拓展了利比里亚的全国社区卫生计划,使每个农村家庭都能获得基本医疗服务。如今,利比里亚卫生部已完成5000余名社区及一线卫生工作者的招募、培训、督导、装备及部署工作。该全国性社区健康项目已全方面实施,扩大了避孕服务及儿童疟疾、腹泻和肺炎治疗的覆盖范围。

  2021年进行的一项性别评估显示,利比里亚有偿专业卫生工作者中仅有17%为女性。此后,“健康最后一英里”与利比亚卫生部承诺提高社区卫生队伍的性别均衡。在最近的招聘中,新聘社区卫生工作者中的女性比例已由20%提升至36%。

  全球范围内,随着公共部门对重要社会服务的资金支持不断收缩,慈善资本的大规模投入变得尤为迫切。作为行业实践者,Lever for Change很荣幸可以通过设计和管理公开募捐活动,帮助捐赠者有效部署大额捐赠资金。当然,这只是众多有效模式之一。

  资源充足的捐赠者拥有巨大潜力,可提供更多的捐赠并创造更深远的影响力。与此同时,大量非营利组织已蓄势待发,只要获得适量且优质的持久资本,就能逐步推动社会向好发展。

  塞西莉亚·康拉德博士是 Lever for Change 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同时也是麦克阿瑟基金会的高级顾问。

  克里斯汀·J·莫利诺博士是 Lever for Change 的总裁兼联合创始人。

  大卫·鲍马斯特是 Fireside Strategy公司的创始人,该公司总部在西雅图,是一家专注于慈善事业和非营利组织的传播咨询公司。